11月27日,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,我院法人張聯盟同志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,屬于化工、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。
張聯盟院士簡介
張聯盟教授1955年1月生,湖北天門人,漢族,1978年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復合材料專業,1986年獲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工學碩士學位,1997年獲日本東北大學材料物性學工學博士學位。現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首席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特種功能材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,兼任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理事長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、教育部科技委員會/國防學部委員以及國際梯度材料顧問委員會(IAC-FGM)委員,于2013年至今由淄博高新區領導聘請其擔任我院法人和院長。
張聯盟教授是功能梯度材料領域的國內外著名專家、主要學術帶頭人,他主持并高質量完成了包括我國首個“863”高技術項目在內的數十項梯度材料的基礎研究與工程應用項目,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室。三十年來,他率領團隊致力于梯度材料的功能創新與設計、制備技術創新與工程化應用,不斷將具有熱應力緩和功能、準等熵加載功能、能量傳遞與調控功能以及原位防/隔熱功能的梯度材料新結構、新技術運用于多個高新技術領域。
提出了研制波阻抗梯度材料(梯度飛片)的思想和方法;建立了梯度飛片撞擊次級飛片的動態加載效應(包括次級飛片的溫升、速度、姿態、穩定性等)與梯度飛片的組成、結構梯度分布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優化設計方法;創建了“異相顆粒可控共沉降”、“物理約束超臨界微發泡”、“超薄焊接與微區梯度精控”、“非均相薄帶的流延成型與整體致密化”以及“梯度剪裁與模塊裝配集成”等系列梯度材料制備新技術及其成套裝備;研制出可以實現超高速驅動、準等熵加載、太帕量級壓力的高精度平面加載以及復雜加、卸載效應的系列梯度飛片材料,建成了我國唯一的梯度飛片材料的生產、供貨基地;為我國相關工程領域提供了關鍵材料與支撐技術。
提出集粘彈性損耗、多相異質界面摩擦損耗、壓電轉換損耗于一體的阻尼材料的“多重能量耗散”創新思路,突破了僅靠“降低模量、增加形變”來提高材料阻尼減振性能的傳統模式;發明了復合阻尼材料新體系及其拓溫、拓頻關鍵技術;設計出具有阻尼/模量梯度效應的材料新結構;建立了阻尼材料及其構件的“真空壓力灌注、旋轉充填、分次固化”的梯度構筑工藝與技術;研制出在寬溫域、寬頻域內兼具高模量、高損耗因子的系列阻尼材料及其典型產品并實現了批量生產、供貨等。
張聯盟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(2011年)、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(2013年)、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;發表SCI收錄論文近260篇,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;此外,他一貫倡導研教合一、親身厲行教學改革,以排名第一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(2005年),并被授予國家高校教學名師(2008年)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(2012年)。
點擊“閱讀原文”查看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
科學網